上两个星期,就忽然好想喝热呼呼的红豆汤~~然后也在网上无意间看到红豆配薏仁,二话不说马上就去买材料了,结果我睡迟了,红豆和薏仁需要浸最少5个小时 吧,我只好晚上外出回来再煮,所以我浸了10个小时,不知道是不是浸的时间很久,薏仁软软的,好好吃哦!尤其是我还留着隔夜吃,第二天的红豆薏仁涨得更饱 满,更软更好吃

结果第二天拍照的时候,我找了整两个小时,才发现我的dc被大家拿出去了,


红豆,薏仁,冰糖/蔗糖,班兰叶
* 红豆和薏仁先浸5个小时
* 将班兰叶打个结
* 锅里倒入清水,红豆,薏仁,班兰叶,盖锅煮
* 大火煮滚后,转为中火烹煮,食材煮烂开了花即可(我喜欢烂烂的,煮比较久)
* 可以在锅内加入冰糖/蔗糖,或在吃之前在碗内加入自己喜欢的甜度,糖水,都可以哦~
小建议:
* 班兰叶,不晓得中国有没有,在大马和新加坡,煮糖水,料理或糕点都很爱放班兰叶,真的很香!很多人的家都有种~~如果没有班兰叶,也不要紧
* 薏仁不易煮软,一定要在煮前,浸几个小时
* 女生建议选用黑糖,对身体有益
* 别在中途加水,在一开始时,就倒入所需要的水
* 记得别加入米,下面请看解释。
来自琼式厨房煮意的一些资料
多懂一些:
祛除体内的湿气,方法非常简单,只需两个“药”。这两个药能当茶喝,能当饭吃,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。一是薏米,一是红豆。这两种东西,不需按什么比例,每 次一样抓一把,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。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——薏米红豆粥了。
薏米,在中药里称“薏苡仁”,《神农本草经》将其列为上品,它可以治湿痹,利肠胃,消水肿,健脾益胃,久服轻身益气。红豆,在中药里称作“赤小豆”,也有 明显的利水、消肿、健脾胃之功效,因为它是红色的,红色入心,因此它还能补心。现代人精神压力大,心气虚;饮食不节,运动量少,脾虚湿盛。既要去湿,又要 补心,还要健脾胃,非薏米和红豆莫属。将其熬成粥,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,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。
此款粥切忌与大米一起同煮,因为大米长在水里,含有湿气,湿性粘稠,所以,大米一熬就稠了。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,本身不含湿,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,汤 很清。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,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。一旦加进去大米,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,所以整个粥都稠了。味道虽然更好了,但对于养生来说并 非好事,就因为那一把大米,所有的红豆、薏米就都白费了,功效全无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